范周 | 两会洞察:乘风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日看点
5月28日,2020年的全国两会正式闭幕。今年两会广泛运用了云采访、云连线、云报道等多种数字化方式,总理答记者问环节也使用小程序进行了现场直播。在经济新常态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背景下,数字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到充分彰显。立足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成为实现文化产业“双效统一”的一个鲜明走向和有效路径。
一、高质量发展命题下文化产业
肩擎使命担当
1
稳住就业基本盘,稳定经济保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39次,成为报告内容的高频词。在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表示:“没有就业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就业是民生之本,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响,城镇失业率有所上升,加之应届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其背后与千千万万个家庭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都将就业放在了首要位置,而一系列规模性政策的出台也突出表明,稳住了就业就是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达2789.3万人,就业总量不断增加,文化产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提供一亿人就业岗位的新业态中,文化新业态同样占据着重要比重。为此,文化企业应当尽可能创造条件。肩负起在稳定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使命担当,要依托数字化激活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同时,要实事求是地推进复工复产,保证3000多万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就业稳定,充分发挥出文化产业对稳就业、保民生的积极作用。
2
文化消费振信心,文旅融合助脱贫
消费作为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在稳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一季度经济呈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巨大冲击。在总体经济增长下行、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的情况下,扩内需、促消费被赋予了更大的期待。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更容易受到人民的青睐。基于此,直播带货热潮的兴起以及各地的消费券政策在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助力市场纾困发展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发挥有益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加快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全面复工复产,畅通供应链,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助力脱贫攻坚的效用值得期待。与此同时,要更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满足人民基本精神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在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引领作用,使文化产业成为汇聚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的新动力。
3
独具匠心出精品,引领风向聚力量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对社会的引领作用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中国精神,走好新时代文艺之路。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凝聚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底气。”文艺创作要打磨精品,文艺工作者更要扎根人民,为人民提供好的精神产品。
其次,要坚守“弘扬中国精神”的发展主题,充分发挥出文化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中国精神深深熔铸在民族气质和品格中,要合理利用社会各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展现的人间大爱、勇敢担当等素材,创作出追求崇高、礼赞美好的文艺精品,探索和发挥多种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升级与呈现形式更新作用,更好地展现真实的文化民生,彰显中华民族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让更多的作品观照现实、讴歌时代,发挥出文艺作品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二、政策支持,纾困市场主体激发活力
1
多措并举,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应对危机,中央以“六稳”“六保”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稳定步调,推进实现国家发展的既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规模性政策,助力企业纾困,努力把国内市场局巨大潜力释放出来。
稳住一亿两千万市场主体才能赢得未来。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率先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并取得较好成效。受到国际疫情影响,中小企业停业歇业、外贸企业没有订单等情况仍然存在。对此,政策上没有“大水漫灌”,而是“放水养鱼”,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对症下药。例如,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以及减免社保费,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真正做好保民生和保市场主体,让真金白银落在企业身上,为企业发展纾困。与此同时,在财政、金融、社保等多方面仍留有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储备,以便在需要时及时出台新的政策。
2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突破不合理的条框限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现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和落实“放管服”改革,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有利于更好激发市场活力,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在去年的工作重点中,营商环境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将继续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就文化产业来看,疫情期间,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数字内容为基础的诸多文化新业态异军突起,实现了逆势上扬,这同样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新动能的有力体现。与此同时,还需要强化文化活动与文化市场监管,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在文化市场中自主有序流动,构建数字经济下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的良性循环。
3
推进“新基建”,供需双向赋能文化产业
2020年,“新基建”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在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了“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的重要作用。“新基建”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促成文化势能向动能的转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企业内部需求来看,“新基建”可以有效地满足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基础设施的需求,文化企业可借势“新基建”发展机遇,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从政府外部供给来看,“新基建”在实现投资的乘数效应的同时,也促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创新和技术升级,“新基建”关键技术领域将持续催生着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新基建”的推进,既为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数字化趋势的下沉。不仅为不同地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载体,更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丰富文化供给。
三、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趋向
1
数字化经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疫情冲击之下,在企业经营各环节当中,数字化应对手段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加快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共识。以新兴文化业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文化企业占比逐渐增大,数字化经营对文化企业的价值意义也更加凸显。经营业务上,无论是已成规模的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还是层出不穷的文化新业态,又或是传统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衍生与延伸都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商业模式上,数字化生产要素的应用和新发展理念的驱动不断促成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多种新模式与文化产业嫁接,推动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管理层面上,数字化应急管理系统、成本动态监测系统等的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科技化支撑文化产品服务创新
技术进步直接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与科技手段更加广泛融入文化产业的内容创作与生产的过程之中,使文化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加科技化与智能化的表达,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超高清电视、机顶盒,可移动式、佩戴式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设备的普及加快,进一步走进更多家庭和文化商业场域,满足大众对数字文化消费的终端设备需求,将有效打造和形成数字文化消费完整闭环。
3
互动化传播拉动文化需求增长
数字经济时代下,互动化、参与式的文化体验与文化消费需求持续提升。新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介与业态的兴起正体现了这一特征。互动化传播平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抵达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对话渠道,实现用户的文化消费认知,从而拉动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以直播电商为例,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今年中国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将达5.24亿人,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今年两会上,不少委员、代表也成功为地方产品直播带货。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产品借由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也得以走向大众。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在线化场景培育大众消费习惯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文化基础设施也将得到升级和优化。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以来,我国5G建设速度加快,每一周大概增加10000多个5G的基站。与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5G应用全面铺开同步,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在线化的文化消费场景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落地于大众日常文化生活,并以可获得、高效率、强反馈的特征,吸引更多不同的群体消费。由此应当进一步培育大众数字文化消费习惯,实现大众消费心理转换与适应,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在线化消费场景的构建与应用当中。
END
责 编 | 林一民 常天恺
美 编 | 李 渊
推荐阅读